常见问题


问:第一天的工作结束,第二天重新开始工作时,如果使用前一天点校正的一套转换参数(四参数),即不想进行控制点联测,是不是一定要把基准点放在前天放置的那个点上?

答:不一定。将基准站架设在之前放置的点,或将基准站架设在参与校正过的点,甚至是之前测过的碎部点、转点均可,只是前者没有累计误差。

问:假设选择BJ54椭球,基准站在未知点A架站(在A点做标记),然后做四个点的校正,求出转换参数,第二天再在A点架站,用一键设置基准站,可否在流动站输入这些转换参数进行测量?

答:一键设置基准站仍然用的是前一天的坐标,求出的转换参数是与这个点有关的,这个点的误差并没有改变,所以是可以的。

问:为什么同一组公共点,使用布尔莎公式、莫洛登斯基公式和范氏公式计算出来的七参数相差很大?

答:虽然它们之间的七个参数相差很大,但各自构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参数间存在着明确的解析关系,可以相互间转换。分别用它们来换算点的坐标时,虽然表现形式差别很大,但其结果是完全相同的。 因此,这三个公式是等价的。通常的手簿软件在计算七参数时只有一种模型,建议用手簿软件来进行七参数的计算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问:为什么在两天测量时用同样的点做校正算出来的四参数会差别很大?在同一项目下用不同的点做校正参数也不一样?

答:因为点校正求出的四参数是对基准站单点定位结果进行的校正,是与基准站有关的。虽然两天测量时用的是同样的点校正,但两天都是在未知点架站,两次单点定位的误差不一致,即使都在同一个点架的站,但两次单点定位的结果也会不一样,因此求得的四参数肯定是不一样的。 在1+2模式下,两个流动站用同样的点做校正的结果也会不一样,但理论上差别应不会很大。在同一项目下,用不同的点校正,由于测量会受环境的影响,而且单点校正、两点校正和多点校正的模型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四参数是与基准站位置有关,且只用平面坐标,至于高程一般用高程拟合来做。 可以用软件算出七参数,如果用地方独立坐标系,还要算出四参数,同时输入软件,才能在已知点架站。

问:如何处理独立坐标系的四参数与七参数相关问题?

答:在城市或工程建设地区(如矿山、水库)布设测量控制网时,其成果不仅要满足1:500比列尺测图需要,而且还应该满足一般工程放样的需要。 施工放样时要求控制网由坐标反算的长度与实测的长度尽可能相符,而国家坐标系每个投影带都是按一定的间隔划分,由西向东有规律地分布,其中央子午线不可能刚好落在每个城市和工程建设地区的中央,各地区的地面位置与参考椭球面都有一定的距离,这两项将产生高斯投影变形改正和高程规划改正,经过这两项改正后的长度不可能与实测的长度相符。 建立独立坐标系的主要目的就是减小高程规划与投影变形产生的影响,将它们控制在一个微小的范围,这样计算出来的长度在实际利用时(如工程放样)不需要作任何改算。 1)把中央子午线移到城市或工程建设地区中央,规划高程面提高到该地区的平均高程面(严格的讲,要提到到那个地区的大地高平均面)。这样既可使该测区的高程规划改正和中央地区的投影变形几乎为零,又可保证在离中央子午线45km以内的地区其投影变形的相对误差小于1/40000,这种独立坐标系最适合工程建设区的需要,因为工程建设的所辖面积不会太大,东西跨度90km完全可以满足需要。 2)在建立城市独立坐标系时,上面第一种方法对某些城市不太适合,因为城市独立坐标系不但要满足市区的测图,而且还要满足它所管辖的郊县地区的测图精度,跨度90km可能对某些城市来说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利用高程规划改正和投影变形可以相互抵消的特点,把它们结合起来进行设计。如果把中央子午线设计在城市中央,而把高程规划面设在城市地区平均高程面以下100左右的地方,可以算出城市中央地区的长度变形小于1/64000,而离开中央子午线各55km左右的距离亦可保证长度变形小于1/40000,东西110km的跨度一般可以满足城市及郊县的侧图精度需要。 地方独立坐标系的建立分测区海拔高和低两种情况: 1)通常测区平均高程较大时,地方独立坐标系应取平均高程面作为投影面,椭球选用地方参考椭球。 2)测区的平均高程较小时,地方独立坐标系仍可取参考椭球面为投影面,椭球选用国家参考椭球。

问:三参数、四参数、七参数的功能有何区别?怎么用?

答:两个椭球间的坐标转换严格来说要用七参数,如WGS84与BJ54、WGS84与XIAN80,它们之间的转换不存在一套全国统一的参数,因此要根据区域的一些公共点来求。 三参数是七参数的特例,只考虑到两个椭球间三个方向的平移。在同一个椭球的不同平面坐标系中转换要用四参数,如BJ54和BJ63坐标系,北京54和深圳坐标系等。当然,不同椭球投影后的两个平面坐标间应用四参数进行转换,也是可行的。计算三参数至少用一个点,四参数用两个点,七参数用三个点。

问:外挂电台连接知识点

答:1、外挂电台串口波特率:外挂电台串口波特率是电台和基站主机端通过电台数据线传输时的接收速率,这个参数要和基站端口波特率保持一致,否则步调不一致,移动站不会解算。 2、空中波特率:空中波特率是电台信号在空中传输时的速率,这个对应的是外挂电台的空中信号传输速率,那移动站端的空中波特率也要和外挂电台一致,在一般的连接中反映的就是外挂电台的传输协议要和移动站的接收协议一致。 3、通道频率:无线电传输讲究的是不同的通道,就像挖隧道,两端一致才能贯通传输,所以外挂电台和移动站频率要一致,频率和通道代号没有必然联系,使用时核对频率。

问:网络连接出现异常知识点

答:网络连接出现异常时,需查看数据链状态、信号强度、各种状态信息。 一般会提示如下信息: 模块正在初始化——正在搜寻网络,正在进行网络注册。 模块初始化失败——搜索运营商注册网络超时失败。 登录服务器超时——已经注册上网络,并建立的网络连接,但是不能成功登录服务器,原因可能是欠费、服务器参数不正确、服务器异常,接入点不存在等。 接入点错误——设置的接入点在服务器上不存在。 用户名、密码错误—— 设置的用户名和密码不能通过服务器的验证。 设置Ntrip协议错误——可能是接入点错误、或者用户名密码错误,也有可能服务器不支持Ntrip协议。 网络已断开——手动断开网络时,会出现此提示。 网络已准备好——已建立网络连接,等待连接的指令。 正在连接——正在连接服务器。 正在传输数据——已经成功连接,开始传输差分数据。

问: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单点校正?

答:1、在已经有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后续作业时,基站坐标或基站架设位置、高度发生变化。 2、在没有转换参数的情况下,如果目标坐标是国家2000、西安80、北京54等坐标系统,可以使用单点求解转换参数(在小范围内使用)。

问:如果没有已知点,但是用户又想检测RTK的精度,该怎么办?

答:在有固定解的情况下: 1、重复测量同一个点,统计坐标的内符合精度。 2、用全站仪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再用RTK测量并计算距离,并进行对比。

问:怎样求取“区域性”坐标转换参数?

答:对于线路工程,求取“区域性”坐标转换参数,需要收集控制线路的足够控制点的大地坐标和地方坐标,只要有了足够多点的大地坐标和地方坐标,利用相关软件,如易测SurPad软件的点校正功能,就可以轻松的求取坐标转换参数。 对于参与求参的控制点,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控制点的数量应足够。一般来讲,平面控制应至少三个,高程控制应根据地形地貌条件,数量要求会更多(比如4个或以上)以确保拟合精度要求。 2)控制点的控制范围和分布的合理性。控制范围应以能够覆盖整个工作区为原则,一般情况下,相邻控制点之间的距离在3km-5km,所谓分布的合理性主要是指控制点分布的均匀性,当然控制点是越多越好。 3)控制点之间应具备相互位置关系精确的WGS84大地坐标BLH和地方坐标xyh,以确保转换关系的正确性。

问:为什么需要求取“区域性”地方参数?

答:我们知道,GPS定位提供的WGS84大地坐标在大多数工程应用中没有太大意义。实际中需要将GPS观测的84坐标转换为国家平面坐标(如BJ54)或者工程施工坐标。 对于WGS84到BJ54的转换,我们可以采用高斯投影的方法,这时需要确定WGS84与BJ54两个大地测量基准之间的转换参数(三参数或七参数),需要定义三维空间直角坐标轴的偏移量、旋转角度和尺度差。 只有有了测区的“区域性”坐标转换参数,我们利用RTK测量才可能实时的获得我们需要的网格坐标。因为有了转换参数,GPS观测的大地坐标就可以转换成地方坐标了。 当进行两种不同空间直角坐标系变换时,坐标变换的精度除取决于坐标变换的数学模型和求解变换参数的公共点坐标精度外,还和公共点的多少、几何形状结构有关。鉴于地面网可能存在一定的系统误差,且在不同区域并非完全一样,所以采用分区变换参数,分区进行坐标转换,可以提高坐标变换精度。

问:连接蓝牙时,发现可分配的端口变少或者都不能分配,这是怎么回事?

答: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蓝牙端口被占用。 若要删除手簿中已经分配了的端口,应首先删除端口信息,再删除设备选项中的已断开连接的设备信息。如果直接删除了“已断开连接”的设备选项并且这个设置已经分配过端口,这个端口就不可再被其他仪器选用。 解决方法:可以使用“清除蓝牙串口” 工具来解决此问题。

问:思拓力手薄软件SurPad2.0版如何升级为3.0版?

答:思拓力SurPad安卓版可以直接在线升级,与普通APP升级方式一样。Mobile版本的是3.1版本之后的可以在线升级,3.1版本之前的只能拷贝软件包升级,软件包可以在思拓力官网下载或是联系思拓力当地代理商。SurPad软件拥有道路放样、电力、场地高程控制、物探放样等功能,支持断链处理、边坡放样、超高加宽等,同时适应当前工程需求及时增添功能。


来源:广州思拓力测绘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常见问题-测量RTK)

本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学测量网站立场.
如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联系bd@xueceliang.cn

关于作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