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地遥感卫星是主要用于观测陆地资源的遥感卫星。主要用于矿产资源监测、环境监测、农业、林业、土地管理、城乡建设、防灾减灾、公共安全、水利、交通、测绘与地理信息管理等方面。传统的陆地遥感卫星大多数部署在太阳同步轨道上,以便定期以同一地方时通过某个特定地区的上空。近年来,我国领先于其他国家发展了地球同步轨道的陆地遥感卫星,又称高轨陆地遥感卫星,可在我国国土上空对指定目标进行持续观测。与航空遥感手段相比,陆地遥感卫星给遥感器提供了离地面更高、更平稳的平台,不仅观测范围更大,效率更高,对于地球宏观现象和大尺度现象,如矿产资源普查、大面积农林监测、水利监测、环境监测、测绘制图、地球物理现象等方面的观测和研究,更是不可或缺的。卫星的飞行轨道不受领空和气象条件的限制,通过轨道设计,可实现对全球范围的观测,并可以长时间、周期性、常态化地进行对地观测,这是使遥感技术真正走向大规模业务应用的主要途径。陆地遥感卫星能迅速地获得动态变化的资料,以我国资源一号02C卫星(如图1所示)为例,可在3天内对任意一地区进行重复观测,可在55天内对整个地球进行一遍覆盖观测,组网运行可将覆盖周期缩短为26天甚至更短,能够为我们获取全球范围的动态变化资料,对于监视农作物和森林生长、河流变化等,是其他遥感手段难以实现的。高轨陆地遥感卫星更可以做到对指定目标的长时间持续不间断观测,对于减灾防灾(包括地震、洪涝灾害、森林火灾等)、水资源管理等方面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图1 资源一号02C卫星外观示意图

陆地卫星以获取陆地资源信息、环境信息为主要目的,既包括较大尺度和范围的观测,如大尺度矿产资源、农业、林业、环境、土地资源、水资源管理等,也包括精确目标的观测(如图2所示),如交通、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矿产资源监测、公共安全等。由于观测目标不同,陆地遥感卫星的实现手段多样,例如用于精确目标观测的陆地遥感卫星,会使用高分辨率观测载荷;用于大尺度目标观测的陆地遥感卫星,会使用宽覆盖观测载荷;而用于测绘的陆地遥感卫星,会使用高几何精度观测和立体观测载荷。

图2 资源一号02C卫星拍摄的高分辨率图像(首都机场)

来源:《感知地球——卫星遥感知识问答》(中国宇航出版社出版)作者:贺玮 审订:张庆君


来源:中国测绘学会

本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学测量网站立场.
如对本文有异议或投诉,联系bd@xueceliang.cn

关于作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